陜西:混改增動力 發展顯活力
發布時間:
2020-09-01 15:42
來源:
4月22日一大早,身穿深藍色制服的西北現代醫藥物流中心物流配送員姬旺博和其他40多名物流配送員一起,按照物料單把醫藥物資送往西安各大醫院。在疫情防控期間,西北現代醫藥物流中心承擔著陜西防疫物資儲備和調撥任務。
陜西醫藥控股集團派昂醫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陜藥派昂)是陜西省混改的一個縮影。近幾年,陜藥派昂建設西北現代醫藥物流中心,打造西北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成為西北銷售規模最大的藥品流通企業。
截至目前,省屬競爭類企業60.43%的資產和76.42%的利潤來自混合所有制企業,混合所有制經濟成為陜西省屬企業重要經濟增長點。
混合所有制經濟成省屬企業重要經濟增長點
4月22日,陽光明媚。北元化工集團化工分公司乙炔分廠公用工程工段壓濾機房二樓焊花飛濺。與此同時,企業聚氯乙烯包裝車間一袋袋樹脂成品正裝車發往全國各地……
“原來的老廠產能只有10萬噸,嚴重制約著企業發展。要生存,要實現更大發展,就要通過資本聯合實現做大做強。”北元化工生產技術部部長王奮中感受頗深。
北元化工是省國資委確定的第一批混改試點企業之一。2007年,陜西省開始混改探索,2013年進行試點,2014年確定混改思路和目標,2016年混改在煤炭、石油等重要行業鋪開。2019年,混改全面提速,省國資委向社會公布了59個混改項目,涉及裝備制造、有色冶金、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制藥、建筑與現代服務等眾多產業。目前,21個項目通過公司增資、轉讓部分股權、合資新設、投資入股等方式完成混改,累計引入非公資本811億元。
“我們在推進混改過程中,著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堅持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切實做到以混促改,混則必成。”省國資委黨委書記鄒展業說。
省屬企業中,陜煤較早涉足混改。目前,陜煤集團企業總戶數432戶,其中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有162戶,與集團及所屬企業合作的非公有制主體170多個,引入非公資本400多億元。通過混改,陜煤獲得了煤炭、鹽、水等資源,夯實了煤炭、化工等主業的產業基礎;實施了產業升級改造,建成和儲備了一大批項目?;旄倪€讓陜煤一舉進入現代煤化工前沿。
混改從“量”的擴大到“質”的飛躍
陜西混合所有制改革經歷了兩個階段。以“北元化工”為代表的早期混合所有制經濟模式,是以資源獲得、規模做大為主要目標,側重于“量”上的擴大和增長;后期以“陜西新型能源”為代表,通過深度挖掘企業經營管理和轉型升級中存在的問題,以改革為手段實現企業發展“質”的提升和飛躍。
“從國有獨資企業變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決策體系發生了變化。原來大小事項由上級企業決策,變為分層次決策,大部分事項由董事會決策。上級集團按負面清單進行管理。”4月22日,陜西新型能源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劉峰說。
上級集團歸位放權,讓陜西新型能源更大膽地擁抱市場。“市場機遇有時轉瞬即逝。去年我們根據市場布局的燒烤炭和分布式新能源項目,沒用一周時間董事會就批下來了,而在過去至少需要半年。”劉峰說。
股權激勵是陜西新型能源混改的又一亮點。
陜西新型能源的職工對記者說:“公司召開項目決策會,即使這個項目與我的工作無關,只要我有空,也會到會議室聽聽。因為我是股東,自然關心企業的發展。如果對項目有看法,會后我還會通過相關部門負責人反映給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資本市場逐漸成為國企混改的重要平臺。
2011年11月,西北機器有限公司以控股方式與兩位自然人合資成立了西安泰力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泰力松),混改后經營業績連年攀升。西安泰力松也是省國資委系統第一家實現“新三板”掛牌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資本的流動性和帶動力不斷增強。
混改倒逼綜合性改革發力
實踐證明,以混改為契機開展綜合性改革,能夠更好地放大****乘數效應。近年來,省屬企業以產權為紐帶,通過“引資本、參主體”,實現“轉機制、激活力、強治理、增效益”,培育壯大了一批新的龍頭企業。
以做大主業為主線。截至目前,省屬企業累計處置“僵尸企業”232戶,重組出清企業262戶,實現扭虧企業134戶,累計減虧63.8億元。管理層級基本控制在四級以內。2019年,新增投資主業集中度達99.1%,清理退出非主業和低效無效資產項目113個,主業更加集中。
鄒展業表示,在確保“黨的領導不削弱、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前提下,今后凡新成立的競爭類企業要把是否吸引非公資本,形成股權多元化作為衡量新設企業市場競爭力、成熟度、可行性的重要標準。國有資本不再追求控股地位,以最大限度消除非公資本顧慮。
(文章來源:陜西傳媒網)
機器,泰力松
上一頁
上一頁